中國共產黨新聞網>>綜合報道
分享

匯聚各方力量 共建繁榮絲路

——2025“一帶一路”媒體合作論壇側記(下)

本報記者 葉傳增 羅珊珊 黃 超

2025年09月19日08:48    來源:人民網-人民日報222

點擊播報本文,約

  大道同行,和合共生。

  9月16日,2025“一帶一路”媒體合作論壇主論壇在雲南昆明舉行。聯接中外、溝通世界,媒體肩負著增進互信、凝聚共識的重要使命,在共建“一帶一路”中發揮積極作用。

  本次論壇上,中外媒體負責人和編輯記者、有關部門負責同志、專家學者以及企業代表齊聚一堂,圍繞“共擔媒體責任  推動文明互鑒”主題開展深層次對話交流,為推動共建“一帶一路”高質量發展凝心聚力。

  共擔媒體責任

  凝聚合作共識

  12年來,秉持共商共建共享原則,共建“一帶一路”從理念轉化為行動,從願景變為現實,成為廣受歡迎的全球公共產品和國際合作平台。與會嘉賓表示,共建國家媒體積極作為,弘揚和平合作、開放包容、互學互鑒、互利共贏的絲路精神,為高質量共建“一帶一路”夯實民意基礎,發揮了記錄者、參與者、推動者的作用。

  人民日報社副總編輯崔士鑫表示,共建“一帶一路”倡議提出以來,通過系統性、多層次合作框架,以“硬聯通”夯實發展根基,以“軟聯通”破除規則壁壘,以“心聯通”凝聚合作共識,不斷取得豐碩成果。來自全球的媒體同仁跨越地域的界限、超越文化的鴻溝,為共建“一帶一路”營造良好輿論氛圍,把友誼的種子播撒到更多地區,讓合作的橋梁搭建得更加穩固。

  “絲綢之路是合作之路、繁榮之路,也是文明之路、友誼之路。要以媒體間的緊密合作為紐帶,講好‘一帶一路’故事的全新篇章,匯聚起從共鳴走向共贏的更大力量。”中央廣播電視總台黨組成員、副總編輯范昀表示,近年來,總台打造“全球媒體合作伙伴”“絲綢之路電視共同體”等合作機制,發起絲路媒體《共同行動聯合宣言》,舉辦海外影像節、絲綢之路電影節等品牌活動,不斷深化媒體合作、推動文明互鑒。

  主論壇上,多國媒體代表提出,要弘揚絲路精神、講好絲路故事、推動絲路合作。加納廣播公司總經理阿明·阿爾哈桑說,中國的新聞報道實踐為廣大發展中國家提供了寶貴的典范,極具啟示意義,“我們必須注重自身發展,挖掘和弘揚非洲本土的敘事模式。”

  “白俄羅斯是最早加入並積極參與‘一帶一路’建設的國家之一。”白俄羅斯《星報》社長兼總編輯奧莉加·阿努夫裡耶娃表示,《星報》也是“一帶一路”新聞合作聯盟的首批成員之一,通過這個平台,能夠攜手共建媒體發展空間,惠及更多秉持客觀公正立場的媒體。

  講好絲路故事

  推動交流互鑒

  “一帶一路”不僅是經濟合作之路,更是文明交流互鑒之路。在漫長的歲月裡,不同文明交往交融、互學互鑒,共同書寫了多樣文明美美與共的燦爛篇章。當前,共建“一帶一路”進入高質量發展新階段,共建國家文明交流互鑒的動人故事每天都在上演。

  “共建‘一帶一路’倡議根植於歷史厚土,其深遠意義體現在人文交流等多個維度。作為人文交流的促進者,媒體要讓更多精彩故事跨越地理的界限和文明的隔閡,共同譜寫文化交融、民心相通的新篇章。”人民日報社編委委員、海外版編輯部總編輯陳贄表示,我們要踐行文化使命,講好當代中國精彩故事,在國際傳播領域唱響共建“一帶一路”好聲音。

  “福建與雲南同處‘一帶一路’重要節點。早在620年前,來自雲南的航海家鄭和下西洋,就曾在福建長樂駐泊。”福建省委常委、宣傳部部長張彥介紹,福建以貫徹落實習近平主席提出的全球發展倡議、全球安全倡議、全球文明倡議、全球治理倡議為主線,創新實施“四海傳福”全球主題宣傳,以各國人民對“福”共同追求的不同表達,傳承絲路精神,促進民心相通。

  浙江省委常委、宣傳部部長趙承表示,浙江圍繞推動“一帶一路”文明交流互鑒,突出循跡溯源、立足“重要窗口”,向包括共建“一帶一路”國家在內的世界各國講好習近平主席的故事、講好浙江人民踐行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故事,深挖中華文明重要發祥地的內涵,辦好良渚論壇,讓中華文明與世界文明、共建“一帶一路”國家文明在交流互鑒中煥發光彩。

  一株小菌草,在“一帶一路”上開出幸福花,幫助許多共建國家擺脫貧困。科技日報社編委委員王俊鳴表示,在科技創新合作方面,像菌草這樣詮釋共建“一帶一路”成果共享的生動故事還有很多。講好共建“一帶一路”的國際科技合作故事,要傳播合作共贏的理念、增進信任,加強科技國際傳播可感可及的成效。

  “共建‘一帶一路’倡議描繪的互聯互通願景不僅體現在公路、鐵路等基礎設施上,更體現在貿易、文化與民心相通上。”泰國民眾聯絡廳廳長素拉塔·拉卡賽穆說。

  深化務實合作

  促進綠色發展

  習近平主席強調:“共建‘一帶一路’就是要建設一條開放發展之路,同時也必須是一條綠色發展之路。”推動共建國家綠色發展已成為“一帶一路”建設的鮮明特征,一系列共建綠色“一帶一路”的實踐成果,在注入強勁經濟增長動能的同時,匯聚起全球可持續發展、應對氣候變化的信心與合力。

  秘魯《秘魯人報》社長兼總經理費利克斯·阿爾貝托分享了南美洲智慧綠色港口錢凱港的故事:“中國與秘魯很遙遠,橫跨了整個太平洋,但兩國之間有很大的共通性。我們都是千年文明古國,在共同發展的道路上秉持著共贏的發展理念,共建‘一帶一路’已成為人們翹首以盼的融合紐帶。”

  為進一步展現共建“一帶一路”的綠色發展理念與成果,本次論壇上,由國家發展改革委國際合作中心、人民日報中國品牌發展研究院共同發起綠色“一帶一路”創新理念與實踐研究項目,聚焦綠色能源、綠色交通、綠色技術、綠色金融、綠色建造等創新實踐,向世界展示推動共建綠色“一帶一路”的中國智慧與中國方案。

  “我們深耕清潔能源沃土,形成了以核電為龍頭,風光水熱儲一體發展,多能連供的多元化綜合型能源產業供應體系,電力在運在建總裝機突破1.2億千瓦。”中國核工業集團有限公司黨組副書記劉建平介紹,集團在巴基斯坦建成投產的6台核電機組,緩解了電力短缺問題,成為當地供電穩定的重要力量。

  “公司全力推動全產業鏈降碳。”中國長安汽車集團有限公司黨委副書記譚本宏表示,近年來,長安汽車廣泛應用5G、AI、光伏電站等多項智能低碳節能技術,年均降碳10.5萬噸,並將資源節約和環境保護理念融入供應商管理體系,帶動產業鏈共同減碳降碳。

  “茅台用科技賦能傳統,通過推動包材綠色化轉型、實施核心產品全生命周期碳排查等措施,主導發布白酒行業碳相關標准,在2025年首次入選《財富》中國ESG影響力百強榜,躋身MSCI ESG評級A級行列。”中國貴州茅台酒廠(集團)有限責任公司黨委副書記、工會主席高山說。

  大道不孤,眾行致遠。展望未來,推動共建“一帶一路”高質量發展,媒體合作的空間十分廣闊。與會嘉賓表示,期待各國媒體加強交流合作,共同弘揚絲路精神,讓好鄰居、好朋友、好伙伴之間聯系更緊密、友誼更長久,為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匯聚磅礡力量。

  《 人民日報 》( 2025年09月19日 04 版)

(責編:王瀟瀟、彭靜)
微信“掃一掃”添加“學習大國”

微信“掃一掃”添加“學習大國”

分享到:
推薦閱讀